2022青海省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素养》考试大纲(总)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2022年青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时间是5月8日,本文同步青海省教育厅更新了2022年青海省中学各学科专业素养考试大纲如下所示,每一页代表一个学科大纲,希望对考生复习能够有所帮助。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中学语文《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中学语文学科考试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以及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学科专业知识,要求分为六种能力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创新。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2.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4.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5.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6.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
(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5)辨析并修改病句
(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7)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意
(8)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9)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0)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1)赏析作品内涵,品味语言艺术
(12)评价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1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4)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名句名篇
(15)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16)评价古代诗文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17)能理解并分析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18)能写作中学阶段要求的不同文体的文章
2.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对应的内容
(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3)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并运用文学理论品味、鉴赏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及各学习任务群的分目标,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要求;运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遵循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规律,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具体为:
1.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性质和理念
2.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语文课程的实施建议
3.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
4.掌握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种类、特点与功能
5.合理确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6.合理设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7.科学设计中学语文测试内容与形式
8.科学评析中学语文教学案例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中学政治《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学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观点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及时事热点进行分析、评价,依据试题提供的信息对问题进行论证和探究,得出合理结论。
2.考查考生充分理解与中学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关的大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等基本理论,能运用规范的学科术语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考查考生熟练掌握中学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基本流程和基本要求,能运用中学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经济与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市场体系的意义;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社会责任;个人收入与分配政策的完善;共同富裕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
3.政治与法治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国家性质;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法治建设的成就;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4.哲学与文化
哲学及其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实践及其特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真理的客观性;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特征;弘扬中国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5.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不同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国际组织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
6.法律与生活
一般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类型及维权途径;合同的含义和价值、内容和违约责、订立的程序,解决纠纷的途径,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社会纠纷的解决机制和法律程序。
7.逻辑与思维
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科学思维的特点、意义;概念、判断的基本特征;推理的类型、常见的逻辑错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能力;超前思维的特点。
8.财经与生活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职能与流通规律;价值规律;信用工具和外汇;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及其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投资与理财;企业与就业。
9.法官与律师
人民法院的机构设置;法官的任职条件、主要职责、义务和权利、价值; 审判程序、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行政诉讼的审判程序;律师的执业条件、业务范围和权利义务、价值;律师刑事辩护的基本要求;律师民事代理的业务范围。
10.历史上的哲学家
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哲学的时代价值及其影响历史进程的作用。
11.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渗透于以上学科专业知识的相关考试内容之中。
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时间截止至考前一个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12.政治经济学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实现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运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及其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内涵、体系和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4.政治学
政治的本质;政治的社会功能;国家的涵义、本质和职能;国家类型;国家权力;政党的涵义、作用;政治统治的涵义、基础、类型和方式;政治管理的涵义、类型、原则和方式;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政党制度的内涵、类型;政党的运行机制;政治民主的涵义、特征和功能:民主的形式;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模式;民主化的动力。
15.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真理;辩证思维方法;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6.法学概论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财产继承权;婚姻家庭;民事责任;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与经营者争议的解决及法律责任;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的本质、概念、构成和犯罪的种类;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刑罚的概念、目的、种类和具体运用。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学科课程与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设计依据、结构、学分与选课)、课程内容(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业质量(内涵、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实施建议(教学与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对地方和学习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以及附录部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教学与评价案例)。
2.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学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主要策略和方法;说课与片断教学;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技能和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案例评析题、教学设计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部分约占30﹪。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中学历史《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
2.考查考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比较、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3.考查考生运用唯物史观辨析史料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4.考查考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的能力。
5.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本内容与核心内涵的了解和掌握。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中国历史的开端
(1)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2)中国新石器文化
2.夏商周时期
(1)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3)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3.秦汉时期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2)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4.魏晋南北朝时期
(1)魏蜀吴的政治与经济
(2)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3)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4)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5)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5.隋唐五代
(1)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制度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隋唐的民族关系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4)隋唐的文化和科技
6.宋、辽、西夏、金、元
(1)宋、辽、西夏、金的朝代更替及原因
(2)宋代经济的繁荣
(3)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4)元代行省制度
(5)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6)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7.明清(前期)
(1)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
(3)清代的疆域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清代的政治军事制度
(5)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6)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8.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9.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1.列强对华侵略及不平等条约
(1)两次鸦片战争
(2)中日甲午战争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
3.洋务运动
4.维新运动
5.义和团运动
6.辛亥革命
7.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
(3)清末新政和晚清教育改革
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新文化运动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9.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
10.抗日战争
(1)抗日救亡运动
(2)西安事变
(3)侵华日军的罪行
(4)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5)中共“七大”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1.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1)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全面内战的爆发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2.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风俗的变迁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2)社会主义改造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2)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曲折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4.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6)邓小平理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新中国的外交及其成就
6.新中国教育与科技文化
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
1.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印度文明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
(2)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3)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2.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雅典民主政治
(3)罗马法
3.古代宗教
(1)佛教
(2)基督教
(3)伊斯兰教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开辟
(2)殖民扩张
(3)两次工业革命
2.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
(3)法国大革命
(4)俄国农奴制改革
(5)日本明治维新
(6)德意志与意大利的统一
4.近代科技与文化
(1)近代自然科学
(2)近代思想文化
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2)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4)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5.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6.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
(3)苏联解体
(4)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7.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4)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8.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1)相对论
(2)现代信息技术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与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4)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性质与目标
2.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3.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4.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与组织形式
5.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6.中学历史教与学的评价
7.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8.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
9.中学历史课程育人功能的定位及实现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教学案例及分析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约占30﹪。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中学英语《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和运用。
2.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的掌握。
3.考查考生对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中学英语教学内容
了解、掌握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要求的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1)英语语言知识
语音:了解和掌握基本读音、重音、读音的变化、语调与节奏及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词汇:理解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中所列的3000个左右的单词,包括词性、词缀、词根和不同条件下词形的变化,以及词义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语法:理解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要求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包括:
构词法(包括合成法、派生法、转化法以及缩写和简写);
词类(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和感叹词);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种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句子类型(包括简单句、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其中主从复合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被动语态;
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动词的-ing形式和动词的-ed形式);
主谓一致、省略、倒装、强调和虚拟语气。
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
(2)英语语言技能
阅读理解能力:能理解文章主旨和要义;能理解文章中具体信息;能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或词组词义;能作出简单判断和推测;能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写作能力:了解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具有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的写作能力。能用英语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函等;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2.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
(1)基础英语
熟悉和掌握相当于英语专业高年级水平的基础词汇、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语篇知识;具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翻译能力,能根据特定语境理解和使用英语。
(2)英语语法
掌握构词法知识(包括基本构词法和各种词类的形式及其功能)、句法知识(包括各种句式的构成及功能;掌握联句成篇的衔接手段等;能注意形式与功能的联系;能根据特定的语境理解语篇意义,使用恰当的语句形成连贯的语篇)。
(3)英语写作基础
掌握英语写作基础理论、具备写作构思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修改能力。能准确审题,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恰当地使用符合写作主题的词汇与句子;能根据文体特点,构思篇章结构;能根据主题和文体的要求使用恰当的词汇,词汇之间语法关系正确。
(4)跨文化交际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及其主要文化特点;了解文化的概念,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了解和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文化教学的意义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能根据不同情景和对象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5)高级英语
能够阅读、理解和分析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一般性题材及优秀人文作品的英语篇章,具备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掌握主要的英语修辞手段。
(6)翻译技巧
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在英汉翻译时,能在准确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词性转换和句式转换等手段,产生达意通顺的汉语译文。在汉英翻译时,能准确判断汉语原文的内在含义和使用功能,恰当选择词汇和组织句子,产生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译文。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内容
理解中学英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相关内容(考生主要参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1)理解相关英语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功能,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并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熟悉中学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的教学原则,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
(3)能合理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4)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不同类型评价的特点与功能。
(5)具备基本的中学英语测试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短文改错题、语法填空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写作、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分析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
中学音乐《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中学音乐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考查考生对与中学音乐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3.考查考生对中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乐理
(1)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知识及简、线互译。
(2)常用节拍(2/4、3/4、4/4、5/4、3/8、6/8、9/8、5/8,等)记写、各种节奏记写;速度、力度等基本要素及音乐常用记号。
(3)音程、和弦的概念、三和弦、七和弦及其转位的概念、构成、识别与记写。
(4)大、小调式体系和中国五声调式体系理论与实践。
(5)转调、移调概念。
2.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
(1)正三和弦键盘和声连接写作。
(2)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在伴奏中的应用。
(3)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体裁。
(4)歌曲旋律与歌词关系,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表现特点和基本调式规律。
(5)歌曲主题写作、发展手法以及基本创作规律。
(6)一部曲式结构分析与写作、二部曲式结构分析与写作、三部曲式结构分析与写作、变奏曲式与变奏曲分析与写作、回旋曲式分析与写作、奏鸣曲式分析(高中)。
(7)钢琴伴奏编配与乐队编配常识。
3.中国音乐史与民族民间音乐
(1)了解夏、商、西周、汉、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等各时期的主要乐种形态及其特点、主要音乐家、主要音乐理论成就、具有时代特点的乐器、代表性音乐作品。
(2)近现代音乐史的主要作曲家、主要作品、主要音乐史大事。
(3)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特点,青海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音乐的特点。
(4)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唱腔的主要特征,南、北方主要曲种的概况。
(5)戏曲音乐的种类。
(6)四大类民族乐器,包括弓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的主要乐器及其代表曲目。
4.外国音乐史与外国民族音乐
(1)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乐派等各时期的时代风格、代表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2)二十世纪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先锋派、后浪漫风格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3)非洲、中亚、西亚、美洲等非西方音乐的一般特征及代表作品。
(4)管弦乐队主要组成形式,木管、铜管、弦乐、打击乐等乐器组常用乐器音色特点及表现手段等。
5.音乐美学与艺术理论
(1)音乐的学科特性。
(2)音乐家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3)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
(4)音乐与艺术的本质特征(高中阶段)。
(5)音乐与艺术的社会功能(高中阶段)。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掌握中学音乐教学原则:情感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愉悦性原则、审美性原则。
2.掌握中学音乐教学主要方法:体验性音乐教学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法、探究性音乐教学法。
3.熟悉音乐教材、采用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4.掌握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
5.掌握常规音乐教学的实施方法:歌唱教学法(变声期嗓音保护、合唱指挥相关知识等)、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器乐教学法、音乐欣赏教学法等。
6.了解当代著名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斯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铃木音乐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
7.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2)课程总目标、7至9年级及高中学段目标(高中学段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运用及实践)。
(3)初、高中课程内容标准。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初中内容;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高中内容。
(4)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写作或设计题(钢琴伴奏编配、儿童打击乐器编配、教学设计)等题型。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中学体育《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的了解程度。
2.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所要求的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4.考查考生对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运动等专项技能知识、竞赛的组织、裁判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考查考生对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专业理论知识
1.学校体育学
(1)了解学校体育的产生、发展和学校体育目标。
(2)掌握体育与健康课、早锻炼、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3)掌握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体育心理学
(1)掌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2)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阶段特征。
(3)掌握体育道德的内涵,知晓怎样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4)掌握体育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基本理论。
(5)了解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3.运动解剖学
(1)了解解剖学姿势、基本切面与基本轴、解剖学方位术语。
(2)掌握运动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运动系统各器官的名称、运动特点以及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3)了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
(4)掌握心血管系统的构成、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
(5)掌握青少年、女生的解剖生理特点。
4.运动生理学
(1)掌握肌肉活动时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2)掌握骨骼肌的形态和技能及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3)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规律。
(4)了解青少年、女生的生理特点以及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5)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
(6)掌握身体形态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
5.体育保健学
(1)了解简单判断疲劳的方法,掌握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2)掌握营养素的概念和三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懂得合理膳食。
(3)掌握体育与健康课、早锻炼、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医务监督与要求。
(4)掌握运动损伤、运动性病症的概念、原因、症状、预防与处理方法。
(5)理解健康的概念及影响的主要因素。
6.运动训练学
(1)了解运动负荷的概念、构成及控制。
(2)掌握常用训练法的特点及运用方法。
(3)掌握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手段及基本要求。
7.其他
(1)了解体育游戏的基本理论、创编原则和方法。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知识。
(3)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操作的方法与内容要求。
专业技能知识
1.田径
(1)了解田径运动的定义、内容和功能。
(2)掌握田径场地器材的基本知识。
(3)掌握跑、跳、投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及教与学策略。
(4)掌握田径运动常用训练方法及课余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
(5)掌握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并能结合实际组织、编排校田径运动会。
2.球类(篮球 排球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
(1)了解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健身价值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3)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和训练方法及课余运动队训练的要求。
(4)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能合理的组织、编排学校球类竞赛活动。
(5)能利用各种球类创编球操与游戏。
3.体操
(1)了解体操运动的分类及体操类运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掌握各项体操运动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3)理解体操运动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掌握常用方法。
(4)掌握体操基本动作的组合与编排。
(5)了解团体操的创编原则与比赛方法。
4.武术
(1)了解武术的分类及基本知识,理解技术动作的攻防意义及武术运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掌握武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3)掌握武术的图解知识及识图方法。
(4)了解武术组合动作创编的原则与方法。
(5)了解武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
1.了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等相关文件的内容和要求。
2.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内容及要求、“实施建议”等内容,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与目标,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运用及实践。
3.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特点、过程、规律和原则。
4.掌握中学制订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具体要求。
5.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
6.掌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模式和组织形式。
7.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8.运用相关知识对所提供的教材,结合实际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9.运用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对教案例和相关材料等进行评析。
10.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中学美术《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美术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美术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美术表现与创作的能力;
2.考查考生的审美观念与赏析美术作品的基本能力;
3.考查考生对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能力;
4.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5.考查考生《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内容与核心内涵;
6.考查考生具有从事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教学、教研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中外美术史知识
了解中外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美术作品、代表人物、主要风格与流派等相关知识,理解美术的基本理论。
(1)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各美术门类的发展演变脉络及主要成就,如: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现代媒体艺术等;了解不同时期的论著,如:画学论著、书法论著等;了解近现代的美术思潮;
(2)了解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各美术门类的发展演变脉络及主要成就,如: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艺术等;了解西方从原始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及流派风格,如:原始与古代美术;欧洲中世纪及拜占庭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及美国美术;十九世纪俄罗斯美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等;
(3)关注当今中外美术前沿时事。
2.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了解透视学、艺用人体解剖学、色彩学、构图学等基础造型知识;
(2)掌握素描、色彩、速写等基础绘画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不同绘画种类的相关知识及其基本的表现技法;
(4)掌握工艺美术、建筑艺术、雕塑、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等造型艺术的相关知识;
(5)掌握图案、美术字、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及卡通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法则,并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意设计;
(6)具备运用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工具采集图文信息的基本能力,掌握常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美术概论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1)了解美术的概念、性质和价值等基本理论;
(2)了解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相关属性;
(3)知道如何分析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
(4)掌握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以及艺术创作的过程。
4.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地方美术资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了解与掌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运用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遵循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规律,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1.了解中学美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结构(高中)、课程内容及其基本设计思路;掌握中学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及各学习领域(初中)的分目标;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及中学美术教学实施建议的内涵;
2.掌握中学美术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和基本的教学方法;
3.掌握中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原则、内容以及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4.了解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与策略;
5.了解中学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能力水平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美术教学;
6.掌握中学美术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具备分析教学案例的能力及课堂教学效果反思能力;
7.掌握实际的教学导入技能、教学语言使用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和范画技能、多媒体技术使用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教学技能;
8.了解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和观念。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含案例分析、教学设计题)等题型。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考查考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有关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
1.考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现行初、高中教材所要求的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
2.考查高等教育中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专业知识。
3.考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备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获取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信息的获取过程,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网络信息检索策略与技巧。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信息。
能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2)信息加工与表达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根据任务需求,通过加工文本信息、处理表格数据、加工图形图像信息、处理音频与视频信息、制作多媒体作品等方式来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基本工作过程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列举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现状。
(3)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
科学、规范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
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数据的优势。
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概念。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基本概念,基本数据操作与数据查询语句。
使用Access进行数据管理。
(4)信息交流与发布
利用网络交流与发布信息,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博客、微博、微信等。
网络信息发布的基本流程,制作、调试、发布网站,网站后台管理。
(5)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网络安全防范方法。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分类,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方法。
信息技术新动态与网络发展趋势,如移动终端设备、云技术、物联网、智能穿戴、3D打印、人工智能、智慧校园等。
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认识信息系统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会运用计算思维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
理解信息社会特征,自觉遵守信息社会规范,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形成对人与世界的多元理解力,负责、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共同体中,成为数字时代的合格公民。
2.算法与程序设计
(1)算法
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描述方法。
程序设计中的常用算法,如解析法、穷举法、递归法等,编写程序实现算法。
(2)程序设计
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程序三种基本结构。
使用VB、Python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3)数据结构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数据结构的基本思想方法。
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图的基本概念,树、图的遍历。
3.多媒体技术应用
(1)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常见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
图像、声音和视频的压缩原理与技术。
(2)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选择适当的工具,采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
常用声音、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使用Photoshop、Flash软件加工图像、动画信息。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制作方法。
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评价。
4.硬件维护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软硬件知识。
(2)熟悉各种常用的操作系统;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
(3)磁盘分区,修改注册表,设置CMOS等操作。
(4)病毒、恶意插件的防范与处理的基本方法。
(5)常用办公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音响、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的性能,安装、调试设备。
5.网络管理
(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应用。
(4)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配置IP地址。
(5)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资源共享的相关设置。
(6)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功能,会构建小型局域网,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查。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
(1)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原则。
(2)课程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4)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5)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6)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方式与功能,评价策略。
2.课堂教学能力
(1)根据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合理的三维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策略。
(3)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开展相应教学活动(如导入、提问、活动、评价等)。
(4)撰写规范、合理,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设计。
(5)引导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创新作品。
(5)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有效评价。
(6)整合、制作、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学习环境,如使用与制作交互式课件、微课等。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约占30%。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中学物理《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物理观念”的理解,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2.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质疑创新等要素。
3.考查考生“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4.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观,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驱动力,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定型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
3.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与猜想,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并处理信息,能正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具体内容见附件:附表1和附表3。
4.大学普通物理学内容的考查,以力学、电磁学、热学和光学中的基本部分为主,具体内容见附件:附表2。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2.中学物理课程实施。包括实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定、重难点的确定、各种课型(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等)组织,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评价等。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附表1
中学物理内容
必修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
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
必修二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必修三静电场
电路及其应用
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选择性必修一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及其应用
选择性必修二磁场
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传感器
选择性必修三固体、液体和气体
热力学定律
原子与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选修部分物理学与人类认识
物理学与社会变革
物理学与公民生活
物理学与医疗技术
物理学与新能源
物理学与新材料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
微观世界
高速世界
宇观世界
世界的统一性
附表2
大学普通物理学内容
力学质点运动学
动量守恒 质点动力学
机械能守恒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万有引力
电磁学静电场 恒定电流场
恒磁场
电磁感应
电路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电磁波
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理想气体
光学光和光的传播
几何光学成像
光的干涉和衍射
附表3
实验内容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四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中学数学《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全面考查中学数学专业人员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数学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对国家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意识与能力。
1.全面考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要求的学科基础知识、技能和基本思想,重点考查支撑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注重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从中学学科育人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来考虑问题。
2.对高等数学中对应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的考查,立足于相应知识点的深化,能用高等数学的观点、原理和方法来认识、理解和解决中学数学未能深入解决的一些问题,体现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突出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3.对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侧重考查对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内容与意义、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与教材内容、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基本原则、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以及中学数学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理解程度与认识程度,以此来检测考生进入中学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潜能与基本素质。
试题要从中学数学教师入职的基本要求出发,注重考生对考查内容的理解,淡化机械记忆与特殊技巧注重通式通法。试题设计力求背景公平,贴近考生实际,在熟悉的情境中考查能力;力求入口宽,方法多样,并且具有层次,以使考生在公平的背景下展示真实水平。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 初中数学知识
1.数与代数
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2.图形与几何
常见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性质;尺规作图;图形的平移、对称、相似变换;证明与推理。
3.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表的制作;平均数、方差、频率、概率等统计量的概念以及意义;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4.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的价值与意义,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与评价方式。
第二部分 高中及大学数学相关知识内容
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子集、交集、并集、补集。
(2)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2.函数
(1)映射;函数及其的基本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2)指数及运算;对数及运算;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反函数。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4)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其应用。
3.不等式、数列与极限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的同解原理。
(2)均值不等式。
(3)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
(4)极限;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的概念。
4.算法初步
(1)算法;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算法的基本思想。
5.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排列、组合、排列数、组合数。
(2)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常见排列或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3)相异元素允许重复的排列与组合、不尽相异元素的排列与组合;抽屉原理等基本方法与原理。
(4)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以及应用。
6.向量与复数
(1)平面向量的意义、几何表示以及向量运算的法则;平面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2)空间向量;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用向量方法解决角和距离的计算;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3)数系扩充;复数的概念;复数的运算;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7.推理与证明
(1)合情推理;演绎推理。
(2)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
8.导数与积分
(1)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导数的几何意义。
(2)基本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3)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微分中值定理。
(4)不定积分的定义、性质;基本积分公式;简单函数的不定积分。
(5)定积分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用定积分求曲线长度、区边梯形面积。
(6)微积分基本定理;微积分的基本思想。
9.立体几何
(1)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三视图;斜二侧法画简单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2)球、棱柱、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空间两直线、两平面、直线与平面的几种位置关系;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10.解析几何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方程。
(2)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以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
(4)曲线与方程;坐标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直线与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5)空间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空间直线。
(6)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利用参数方程解决解析几何中的简单问题。
11.概率与统计
(1)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及方法。
(2)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概率的意义;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几何概型。
(4)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及其分布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
(5)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二项分布。
(6)分布的意义和作用,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用样本估计总体。
(7)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8)超几何分布。
(9)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
12.线性代数
(1)线性代数的基本内容。
(2)行列式;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的计算。
(3)向量空间;解线性方程组。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内容,理解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
2.能根据中学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所给内容在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教材编排意图;能够从单元的视角理解教材内容和评价方法,分析教学重点、难点等,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能根据提供的中学数学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或教学片段体现以思维发展为中心的知识发生过程;能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理解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中学数学教学的常用方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并能应用这些教学方式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了解数学文化、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的基本内涵,能引导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思考,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4.了解数学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与方法,能对提供的教案或教学片段进行分析、评价与改进等。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案例分析题、教学片段设计等题型。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国家人事考试网发布国家教师招聘信息,包括国家省中小学及大学教师考试公告、报名时间,教师考试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等。
青海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素养》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技能;能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和教研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专业理论知识
1.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遗传与环境、连续性和阶段性、主动性和被动性以及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心理发展主要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等
(3)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4)中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发展特点
(5)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
(6)中小学生气质与学习
2.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与家庭支持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及管理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伦理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11)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及对危机事件干预的方法
(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工作
(13)教师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
3.心理咨询与辅导
(1)心理咨询的涵义、类型
(2)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3)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
(4)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
(5)个体、团体心理辅导
(6)心理咨询督导与朋辈指导
(7)学习类、情绪情感类、生活类、人际关系类、生涯类等心理问题辅导
(8)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
4.心理统计与测量
(1)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
(2)影响信度、效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效度的方法
(3)常见的学生能力测验与人格测验
(4)常见的学生兴趣测验,焦虑及抑郁、躁狂等情绪相关测验
(5)正确的心理测验观
5.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2)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
(3)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途径
(4)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措施
6.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3)《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2015.7.29)
(4)《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6.12.30)
(5)《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1999.8.13)
(二)教学实践技能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组织、实施
3.个体、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案设计
4.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案例分析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及学期计划方案设计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
3.主要题型: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案例分析题、活动课教学设计等。
4.内容比例:专业理论知识约占70﹪,教学实践技能约占30﹪。
原公告标题:青海省教育厅关于公布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大纲的通知
来源链接:http://old.qhedu.cn/gk/tzgg/202101/t20210121_35169.html
版权声明
本站点所有事业单位、教师等招聘考试信息均来自官方公开招聘公告,文章结尾附有原文链接;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事业编考试网”的文章,版权均归事业编考试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sydw.net/zpxx/191718.html